Skip to main content


企業智庫

2021年綠色金融的四大趨勢

August 05, 2021
Electric bus
圖片來源:Gettyimages.com/Tramino

聚焦電池儲能、電動巴士、永續材料(sustainable materials)等潔淨能源的綠色金融行業洞察。

美國總統拜登(Biden)自上任以來一直堅定不移地貫徹應對氣候變遷的計劃。2021年4月,白宮宣佈了一項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目標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50%-52%,並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建設永續基礎設施也是減排計劃的一部分,包括風能和太陽能電池儲能,以及搭建電動汽車充電站

華美銀行新興市場業務執行總監多恩·銘(音譯,Don Danh)認為,聯邦和州政府的相關政策導向將是永續和再生能源的行業風向標。

銘說道:「持續關注聯邦和州政府的監管要求和環保措施有助於我們發掘新商機。」比如加州在2014年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企業回收有機廢物(organic waste),促使市場增加了對再生能源沼氣的厭氧消化工廠的需求和投資。

從電池儲能到電動巴士,再到碳減排,以下是銘認為市場偏好和機遇較有優勢的幾個行業。

1. 電池儲能

銘指出,電池儲能是市場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在《2021年年度能源展望》(Annual Energy Outlook 2021)中,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報告,美國電網將大幅增加電池儲能系統。電池儲能是實現拜登清潔能源目標的關鍵部分,通過儲存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幫助防止因電網超載而導致的電力不足和停電問題。

「電池可以幫助電力公司管理電網負載量,因此電力公司希望更多人能夠支持電池儲能發展,最終可以由電力公司或投資者建設一個虛擬電池儲能網絡。」銘說道。

他補充道,電力公司青睞電池儲能網絡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夠降低發電廠的維護成本。

「現在監管部門要求電力公司耗費巨資建造的額外發電廠,每年只有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會用到5-6次。」如果有了電池儲能網絡,電力公司就能更好地瞭解能源使用情況,繼而降低建設和維護發電廠的成本。

2. 碳减排

拜登的氣候計劃還包括通過一系列舉措減少美國的碳排放,其中包括提高汽車和建築的能源效率及為企業制定績效標準等。例如,2015年,僅乳製品行業釋放的溫室氣體就佔全球總量的3.4%,這些氣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組成。其中,甲烷能有效吸收太陽熱力將熱量封存在大氣中,對環境危害最大。

對此,美國乳製品行業計劃到2050年至少實現碳中和。此外,政策部門還要求其他高污染行業採取更環保的營運模式以減少碳足跡。在當前的大環境下,能夠協助減少或收集甲烷氣體,甚至將溫室氣體轉化為再生能源的企業將佔有一席之地。

銘解釋道:「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看,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十分支持再生能源等領域。」

3. 電動巴士

拜登的氣候計劃提出,要為「美國的每一個城市」提供零排放公共運輸,包括輕軌網絡,以及改善交通和巴士線路等。2020年,加州、科羅拉多州、馬薩諸塞州和夏威夷州等15個州簽署了一項協議,目標在2050年將所有中型和重型汽車轉換為電動車。事實上,早在2018年,加州就通過了一項立法,計劃在2040年以前將巴士系統轉型為100%零排放。

銘說道:「從2023年開始,加州等州政府將開始把燃油巴士轉換或改造為電動汽車,亦或制定預算,將耗油量大的巴士換成電動巴士。」

4. 永續材料

銘認為,永續材料是另一個新興行業,特別是由漢麻或玉米製成的產品。雖然永續材料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真正大放光彩,但屆時該領域將獲得投資者和決策者的重點關注。

「未來,清潔材料將取代塑膠;汽車零部件將由漢麻製成。而且漢麻比碳纖維更堅固、便宜且輕便。我認為,未來三年內,永續材料行業的機遇將開始嶄露頭角。」銘說道。

他最後補充道,投資清潔材料可能需要中美之間的跨境合作。「我認為,中國在工業漢麻方面遙遙領先美國,因此,工業大麻的方方面面都將涉及跨境合作。據我觀察,已經涉足該領域的中國和亞洲公司將進一步深入,有些甚至已經開始著手佈局。」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Sign up for the Reach Further Newsletter

We’ll keep you in the know about the latest US-Asia business news and trends.

订阅《致远》电子商业杂志

掌握中美经贸最新信息和产业脉搏。

Suscríbase al boletín Reach Further

Lo mantendremos informado sobre las últimas noticias y tendencias comerciales entre Estados Unidos y China.

訂閱《致遠》電子商業雜誌

掌握中美經貿最新資訊和產業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