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东·西文化

《物之魅力》艺术展:将当代中国带到洛杉矶

July 11, 2019

By Angela Bao

谷文达的作品《联合国:美国密码
谷文达的作品《联合国:美国密码》( United Nations: American Code)。图片来源:洛杉矶县立美术馆LACMA

《物之魅力》是洛杉矶首个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览。

80年代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全面推行经济改革,并向外国开放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使一批年轻的学生和艺术家接触到新的思想和物质,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代表。

洛杉矶县立美术馆(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简称LACMA)的中国艺术策展人,中韩、南亚及东南亚艺术部门主任利特尔(Stephen Little)说:“中国的文革结束时,很多艺术家正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他们会自由使用水墨等传统材料,或没人使用过的新材料进行创作。很多艺术家凭借着一股探索精神,在作品创作中进行各种尝试,包括所使用的材料。”

这种对新材料和物质性(materiality)的实验在《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The Allure of Matter: Material Art from China)展览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次展览由华美银行和LACMA合作呈献,集中了来自21位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的34件作品,其中包括蔡国强和徐冰的作品,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首次在洛杉矶大规模展出。展览探索了艺术家与创作媒介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媒介既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也诉说了艺术家的个人背景。《物之魅力》将在LACMA展出至2020年1月5日,之后将前往芝加哥的斯马特美术馆(Smart Museum of Art, Chicago)、西雅图美术馆(Seattle Art Museum)和麻萨诸塞州塞勒姆市的迪美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 in Salem, Massachusetts)。

林天苗的作品《白日梦》(左),尹秀珍的作品《变化》(右)
林天苗的作品《白日梦》(左),尹秀珍的作品《变化》(右)。图片来源:LACMA

用材料讲述历史、打破传统

《物之魅力》主题展中的艺术家用材料来传达深植于个人及/或文化历史中的意义。

“这些材料可以是一种符号,也可以是对艺术家来说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或是一种打破传统和改变材料用法的方式。”LACMA的中国和韩国艺术策展助理林瑞娜(Susanna Ferrell)分享道。

林瑞娜以艺术家林天苗和朱金石为例,说明艺术家如何以不同的材料来传达含义。

林天苗的作品《白日梦》(Day-Dreamer)取材自她的童年经历。林天苗的母亲在国营工厂工作,她会将工厂给的旧白棉手套拿回家拆成棉线,而林天苗的任务就把这些线挽成线团,以便日后使用。为了纪念那段生活,林天苗以白色棉线创作了《白日梦》。这是一件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大型作品,棉线连接着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包裹着白布的木制床垫以及画有女性身型的帆布。棉线勾勒出身体的轮廓,并在床垫上形成人体形状的镜像。

朱金石的作品《物的浪》(Wave of Materials)借鉴了中国历史,使用八千张宣纸创作了一个抽象且层次分明的巨型波浪雕塑,从地板延伸至天花板。这种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材料来创作雕塑作品的做法,表现出他对创作材料的不同看法。

朱金石的作品《物的浪》
朱金石的作品《物的浪》。图片来源:LACMA

利特尔表示:“这种打破材料原本功能的尝试贯穿了整场展览——艺术家用传统的材料做出不同的尝试。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过去和未来的展览,它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无限可能,并以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物质文化。”

林瑞娜补充道,这些作品不只展现了中国特色和文化,有些也受到了西方的启发和影响。例如,徐冰的《烟草计划》(Tobacco Project)系列中有一件名为《1st Class》的作品,这是一件完全由香烟拼成的虎皮地毯,灵感来自美国杜克(Duke)家族的历史及其在烟草贸易方面的参与,再加上烟草行业对中国的长期影响。

“一些艺术家可能更希望作品中带有中国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展览中的所有创作材料都具有这些特征。”林瑞娜指出。

徐冰的作品《1st Class》
徐冰的作品《1st Class》。图片来源:LACMA

站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

《物之魅力》的举办是LACMA致力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全球领导者的第一步。去年,LACMA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Yuz Museum)宣布合并,使LACMA成为唯一在中国拥有分支的美国美术馆,同时获得了余德耀(Budi Tek)收藏的1,0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品。LACMA表示,这些作品将有机会在洛杉矶展出。

利特尔说:“我们不仅至力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的领导者,而且对艺术教育充满热忱。从全美范围来看,南加州拥有最多开设中国艺术史研究生课程的大学。我们非常欢迎学生前来LACMA参观。”

顾德新的作品《无题》(Untitled),1989年
图片说明:顾德新的作品《无题》(Untitled),1989年。图片来源:LACMA

LACMA的最终目标是为公众介绍不为人熟知的艺术领域。林瑞娜和利特尔希望通过《物之魅力》主题展览将丰富和悠久的中国艺术和文化展示给更广泛的观众。为此,LACMA不但为展出的所有艺术品提供了详细的描述,还包含了每位艺术家的生平背景及创作灵感和理念。“我们了解观众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构筑一种体验,使那些对中国不太熟悉的人在看完展览后,能与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共鸣。”利特尔说道。

他还表示,LACMA有一个“美术馆讲解员计划”(vigorous docent program),并正在为学生和孩童策划一系列教育活动。

林瑞娜希望这场展览和LACMA的其它活动能让观众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大多数人对中国艺术的认识不深,只关注于历史作品,有时还会误解或忘记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或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史有关。这些参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我希望,前来看展并对当代中国了解不多的观众,能从中感受到一些故事。”林瑞娜说道。

翻译:Sandy Wang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