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精英访谈

易马达e换电CEO黄嘉曦:中美两地连续创业,引领“3秒换电”新时代

July 2, 2020
深圳易马达e换电的创始人兼CEO黄嘉曦。易马达是中国最大的两轮电动车换电能源网络供货商之一。

了解一个智能换电能源网络如何为中国数百万的快递人员提供业务支持

新冠疫情促使同城配送行业异军突起,生鲜餐饮配送、定制化跑腿等业务需求量激增。外卖和快递骑手作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摆渡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那么,支撑他们日常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两轮电动车如何及时补充电力?

两轮电动车换电有力地支撑起了同城配送的高效运转。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两轮电动车以及换电领域。据报道,中国市场拥有3亿两轮电动车出行用户,以及700万外卖人员和310万快递人员,两轮电动车用户日均充电次数近1亿次。

位于深圳的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Immotor)成立于2015年底,是国内两轮电动车绿色能源网络布局的领导者,其推出的易马达e换电产品帮助电动车车主进行电动车智能化升级,为电动车车主解决出行续航等问题。成立至今,易马达已获得中美绿色基金(U.S.-China Green Fund)、三星风险投资、未来资产(Wei Lai Capital)、云启资本(Yunqi Partners)、纪源资本(GGV Capital)和韩国现代(Hyundai)等机构的投资。2020年,华美银行与易马达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授信服务,助力易马达未来持续成长。近期,华美银行专访了深圳易马达e换电的创始人兼CEO黄嘉曦(Daniel Huang),他分享了在中美两地电池领域的创业故事、换电行业的商业模式与发展前景,以及个人风格和领导力等话题。本次线上分享由华美银行中国区科技与高成长企业业务执行总监郑诗纬(Calvin Cheng)主持。

您并非是创业领域的新人,而是一位连续成功创业者。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过往的创业经历?

易马达e换电算是我的第三个创业公司。我1996 年的时候来到美国,当时国光电器派我到美国拓展业务,开设子公司。初期的启动资金大概只包括两名员工的薪水、开设办公室、采购设备以及运营的费用。如果一年没有业绩,那么这次“内部创业”就算失败了。在美国克服了很多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后来慢慢将公司在美国的业务从零做起,公司的年销售额在10年间翻了 30 倍。

2005年公司上市后,当时觉得可以做点别的事。于是在2006年创办了移动智能设备及配件设计和制造品牌Mophie,Mophie的主要产品是给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做移动充电宝以及背夹电池。Mophie创立初期成长很快,推出的juice pack的便携式电池解决方案非常受到果粉们的喜爱。2015年,我将Mophie卖给了美国一间智能手机配件的上市公司,顺利完成了第二次的创业。

我觉得团队还可以做更大的事业,于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动力电池产业界。我们的团队在软件、电池、能源管理等方面有技术背景和经验心得,并且在这个领域也耕耘了多年。移动电源我们已经做过了,这个时机进入汽车电池领域已经晚了, 于是我们将目光放在了小型动力电池这个空白市场。欧美市场小型动力电池的技术产品不是很成熟,而且市场需求有限。我们发现这个市场主要是在中国,所以在美国创业多年后,我来到了深圳,在16年创办了易马达e换电。

易马达e换电产品

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e换电的商业模式?

简单来说,我们是利用自身在锂电池领域先进的管理技术,研发出一套靠“随用随还”的全新模式的智能换电系统,为全国数亿的电动车市场布下一张换电能源网络,使两轮电动车用户进入“3秒换电”新时代。目前,我们在全国54个城市布局了近7000个自助式换电柜,日换电次数超过40万次。

传统两轮车充电需要好几个小时,而且需要用户到固定地方停放充电。我们希望用户体验从几个小时充电,实现几秒换电、满血复活的本质飞跃。e换电的主要用户是美团、饿了么、达达等平台的外卖和快递骑手,他们以两轮电动车为运输工具,对充电时效性要求较高。当所骑电动车电池快耗尽时,他们拿起手机打开APP就能找到最近的换电柜,按提示将车上的电池插入对应号码的换电箱,再取出已满电的电池换上就可以继续穿街走巷了。没有了充电等待时间,通过“换电”的新方式,一位快递小哥一天可以多接几十个外卖单,多收入上百元。

您在中美两地都成功创业,能否谈一谈两地创业环境、商业模式以及市场文化方面的不同?

两边的公司我都是从0到1做起的,所以我的体会还是蛮深的。有几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国非常遵循商业契约精神,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中国的契约清晰程度比较模糊,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是哪个部门负责,需要探索。另外,在美国创业的人力成本很高。没人和你玩情怀,薪酬都是谈好的,大家都有经济和生活的压力,很难会有人愿意和创始人一起承担创业的压力。在中国,人力的成本会低一些,而且创业团队都很有情怀和拼搏精神,愿意一起分担风险,当然这样也在公司成功的时候更多地分享胜利的果实。另外,美国的专业服务成本高昂,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服务构成创业成本和壁垒。而国内可以更好地控制这方面的成本。

在美国创业很不容易,美国创业家通常专注于做一个比较独特的小领域,把它做好做精,然后再想怎么把它做大做强。中国市场大、人口多,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很多中国创业家一开始就想,我的公司3年后要有10倍的成长空间,美国的企业界相比会更加成熟一些。其实,好的机会更多的是需要技术创新驱动,很难有那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所以易马达在创业初始就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放在和商业模式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否分享一下新冠疫情发生给易马达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疫情爆发之初,易马达的工作人员就所有换电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杀,重点对骑手经常接触柜体周边、柜间缝隙等容易传播病菌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确保不留卫生死角,降低风险隐患,为换电骑手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在一些小区封闭骑手无法进入小区换电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边积极与各物业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另一方面“手动”为骑手换电。北京的一个小区,可以由物业人员帮忙换电;而在深圳,一些小区、社区则将小区内换电区域开放给外卖小哥;在武汉,当外卖骑手需要换电时,工作人员从围栏处接下骑手的电池,跑步到小区里面的换电池柜更换电池,再跑回去递给外卖小哥。

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些公共区域的换电柜压力骤增,安全换电成为重中之重。成都的一线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换电柜电路核查和维护工作中。从总闸接线处开始核查整条线路。为了不影响白天用户正常使用,运维人员一般是错峰通宵工作。晚上吃完晚饭后出门,一直工作到凌晨4、5点,保障24小时服务换电柜的正常运行。

疫情期间我们的业务增长也很快。1-2月,双月换电单数同比增长超过140%; 1月23日至2月14日疫情爆发宣布封城阶段,日均换电单数仍然稳定为去年同期1.5倍;2月15号后,换电单量稳定上升,很快增长率超过50%,并且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易马达的总部在深圳,为什么选择成都作为第二大基地?

我们在创业初期就非常专注,初期我们选择了北京和成都两地做同步试点。后来我们发现北京的落地难度较大,物业流程长,压力大。而成都经济活力很足,体量虽然不如北京大,但是落柜的灵活度和车厂的配合度很高,所以后来我们将很多资源转移到成都去。我们也是通过试错做了快速的反应和调整。

未来有没有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

我们去年到印度、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做了考察,目前找到了一些可行的合作方式。因为换电涉及到政府关系、执行落地和运营维护等,我们自己在新市场执行的难度很高。所以我们会通过和东南亚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的形式发展海外市场,把中国的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打包输出。预计明年会有初步的落地。

创业的时刻,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

创业不容易,上一个公司做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曾经有一段很困难的时期,当时几百万美金都亏掉了,公司快周转不开了。后来机缘巧合在 ESPN 颁奖会的小展摊上,我们产品引起了NBA丹佛掘金队球星卡梅隆·安东尼(音译,Carmelo Anthony)的注意,他表示有兴趣投资。后来借助他的这笔天使投资我们做了产品和方向的转型。易马达也是走过弯路的,我们的第一个上市产品不是动力电池,而是电动滑板车。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滑板车的产品售后服务的要求这么高,碰到很多问题。后来才重新专注到换电领域。现阶段我们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既要研发产品,又要做运营,外卖骑手是非常辛苦的职业,他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我们作为他们的服务商,也是需要24/7 不间断在线,非常辛苦。

当然,任何创业公司都是既要面临外部的挑战,也要面临内部的挑战。在团队内部,也出现过认知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科创企业,做的是技术导向的高科技产品,但是换电行业在落地的时候是要非常接地气的,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和风格就会碰撞,这点我们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在团队内部进行整合和协调。

能不能谈谈您的领导风格?您认为创业家需要有什么特质?

我认为早期的创业者是需要事必躬亲的,从技术、产品开发、到业务推广、营销,这样每个员工可以看到领导者的模范作用。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创业家再亲力亲为,团队的积极性会降低。同时大家对创始人期待高,如果创始人判断错误,做了不正确的决定,会把公司置于一个不利的境地。所以我认为,创业中期需要培养大量的中层人才。公司成熟后,需要建立非常合理的制度和增长的模式。我是比较自由开放的态度,充分放权,我最大的角色是把舞台搭建起来,资源搭建,把方向指明,希望团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他们自己的角色,给他们发展和发财的机会。

最近印象深刻的书?

埃隆·马斯克(音译,Elon Musk)是我的偶像,他是一个很疯狂的人,我觉得不疯狂的人成不了创业家。在创立易马达的初期我买了他的传记送给创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最近印象比较深的一本书是《被看见的力量》,讲的是快手如何从零开始,不断打磨产品,让短视频变得受欢迎,成功成为这一领域的头部企业的故事,创业小伙伴值得一看。

和华美银行合作的感受?

每个创业公司形态不一样,融资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当时也接触过一些其他的银行,但是聊下来觉得华美银行比较灵活,也很务实。华美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有多年的经验,与股权投资机构也有密切的合作。华美银行的团队非常了解科创公司的诉求,尤其是会用定制化和创新的方式去帮我们解决问题。非常感谢华美银行对易马达的支持,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合作。

Sign up for the Reach Further Newsletter

We’ll keep you in the know about the latest US-Asia business news and trends.

订阅《致远》电子商业杂志

掌握中美经贸最新信息和产业脉搏。

Suscríbase al boletín Reach Further

Lo mantendremos informado sobre las últimas noticias y tendencias comerciales entre Estados Unidos y China.

訂閱《致遠》電子商業雜誌

掌握中美經貿最新資訊和產業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