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美經貿

現在正是投資中國的時候,而非撤資

November 26, 2018
華美銀行董事長兼最高執行長吳建民
華美銀行董事長兼最高執行長吳建民重視中國近期的改革。

華美銀行董事長兼最高執行長吳建民(Dominic Ng)表示,近期中國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為美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一點應被列入中美談判議程。

11月底,特朗普(又譯川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將於二十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上會面,屆時關稅將成為首要議題。儘管近日中國已提出了一系列貿易優惠措施,但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峰會上仍威脅說,要把對中國商品徵收的2500億美元關稅「提高一倍以上」。然而,在中美經貿關係中,貿易既不是唯一的層面,也不是追求國家利益的唯一途徑,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中國對待外資的態度。近期,中國在開放外商投資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特斯拉(Tesla)和埃克森美孚(Exxon)等美國企業抓住了這一契機。中美在投資領域的互動對實現美國政府所追求的自由、公平和互惠的經貿關係至關重要,應該被提上兩國首腦的會談議程。

中國已全面改革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制度

儘管中國對外資的開放程度仍不及如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但在過去三年間,中國已取得了明顯的改善,也為外資企業帶來了更多機會。首先,中國政府的立場已經從「正面清單」轉為「負面清單」。在之前的制度下,外國公司只能投資正面清單上的行業,也就是政府「鼓勵」的行業,而且每一項投資都需要得到政府批准。這些審批通常伴隨著限制(例如成立合資企業的要求)或期望(例如技術共享)。在2016年實施的新制度下,外國公司被允許投資所有的領域,除非是在負面清單上註明的限制類行業。此外,對於不在上述清單中的行業,外國企業不必再申請批准,只需註冊投資即可。

中國對外商直接投資制度的第二個顯著改變是,負面清單上的行業和相關限制明顯減少——從2016年的93個減少到2017年的63個,2018年只有48個。也許許多觀察人士對這份仍有諸多限制的清單並不滿意,中國也的確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但這已經是中國在該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進展。在許多與美國公司相關的領域,情況已明顯改善,包括電動汽車生產、航空製造、某些金融服務和農業活動。如果這股勢頭持續發展,中國將最終展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該有的姿態。

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體質改革資訊圖
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體制改革
「儘管中國對外資的開放程度仍不及如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但在過去三年間,中國已取得了明顯的改善,也為外資企業帶來了更多機會。」

-吳建民

美國公司正把握新的機會

儘管外國商界對中國執行更為寬鬆的政策持懷疑態度,但中國政府正在認真實施這些舉措。最有力的一項證明就是,當美國的政界人士叫囂與中國「脫鉤」時,美國企業實際上正在擴大對中國的投資。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在2018年1月至9月期間,美國對華直接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10%以上。由此可見,美國企業對中國政府最近放開的領域有很大的投資興趣。

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特斯拉(Tesla)。該公司已開始在上海建造一間耗資20億美元的全資電動汽車工廠,每年將為中國和全球市場生產50萬輛Model 3和Model Y汽車。最近,中國取消了對外資控股的限制,這使得特斯拉的汽車工廠將成為中國第一家外資控股的汽車廠。其他外國汽車製造商如德國的寶馬(BMW)也已效仿,收購其在華現有合資企業的多數股權。

另一個例子是石化行業。自2011年以來,中國逐步取消了對石化行業的限制,現已允許外資控制生產設施。這一改變促使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考慮在廣東興建一間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石化工廠來生產石化原料,以滿足亞洲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德國企業集團巴斯夫(BASF)也於今年早些時候宣佈,將在廣東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的重化工企業。

最後,美國企業還準備利用最近公佈的金融業改革。2018年4月,中國承諾允許外國公司持有資產管理和證券公司的控股權(立即持股51%,三年內持股100%)。許多公司(包括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正在通過控制現有的證券合資企業來把握這個機會。這將有助於這些美國企業更好地滿足中國在財富管理、代理和其他服務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

外商直接投資改革為當前的貿易戰指出一條明路

當然,這些初步數據還不足以為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改革下定論,這些措施也不足以解決美國目前對市場准入缺乏互惠的擔憂。然而,在當前對經濟前景預測黯淡的情況下,我們急需聽到「改革」和「外國企業反響熱烈」諸如此類的好消息。

這些舉措表明,中國明白徹底改革過時的做法、為外國企業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將最終有利於本國的長期繁榮。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看到,唯有實質的改革加上政府的支持,才能讓改革在市場上發揮真正的效用,對企業產生切實的影響,包括這些企業對中國市場長期前景的看法。

中國在改革直接投資方面所帶來的機遇,理應在特朗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的對話中佔據重要位置。最後,在中美經貿關係中持有強硬的態度並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實現共同繁榮和建設性目標的手段。

本文最先被刊登在《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上。

翻譯:Jessie Liu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Sign up for the Reach Further Newsletter

We’ll keep you in the know about the latest US-Asia business news and trends.

订阅《致远》电子商业杂志

掌握中美经贸最新信息和产业脉搏。

Suscríbase al boletín Reach Further

Lo mantendremos informado sobre las últimas noticias y tendencias comerciales entre Estados Unidos y China.

訂閱《致遠》電子商業雜誌

掌握中美經貿最新資訊和產業脈搏。